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人在衰老的过程中,记忆力越来越差,甚至记不得自己的亲戚朋友,这听起来是不是很悲哀?这是认知症中最为人所知的症状特征。
目前,认知症这种退行性疾病没有根治的办法,但是可以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性(如运动、手工、音乐等)干预方式延缓认知功能下降。因此,提前筛查、提前预防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认知症患者的世界里,他们因记忆力衰退而”六亲不认“,但社区不会遗忘他们。
7月30日起,烟台·怡邻健康客厅在力高慈善基金会支持下正式启动社区公益项目——“认知症友好社区行动计划”,整合社区康养资源,实现认知症的“预防-治疗-照护”全病程服务。
1.认识
让更多人知道认知症,这是第一步。
在中国,认知症患者已经超过1000万,而公众对认知症仍然不甚了解,将其视作“老糊涂”。
认知症不是正常的衰老,它会逐渐带走一个人的记忆、思考和沟通的能力,甚至无法正常吃饭行走。这些变化也会让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受到影响。由于大脑被疾病影响的部位和程度、个体情况、周围人的态度以及环境的影响各有不同,每一位认知症人士都变得独一无二。
2.初筛
引导社区居民主动筛查,这是第二步。
烟台·怡邻健康客厅认知症筛查评估团队在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专业医师指导下,参考国内外常见评估量表,重新设计了一套初筛评估流程,从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五个维度系统帮助社区65岁以上老人进行初筛。
3.专业医生再评估
从8月8日起,认知评估师会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上门对65岁以上老人进行认知症初筛。如果发现有疑似轻度认知障碍的老人,会请专业医生进一步诊断和干预。
7月30日,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梁辉教授在怡邻健康客厅邻里活动中心主持了“预约没有失智的未来”公益讲座。他表示,认知症主要判断几个方面:即刻记忆,记忆力语言功能的测试,还有视空间、词语流畅性,如果老人有这方面的记忆下降,认知功能减退,就建议到做进一步的检查。
我们希望通过”认知症友好社区行动计划“这项社区公益活动能让更多的人能够正确认识与理解认知症,失去记忆并不可怕,我们还有爱。